首页 > 冰雪 > 正文
“相约北京”冰球测试活动在即 揭秘五棵松体育馆制冰画线
2021-03-25 15:42:46来源:北京晚报编辑:王悦阳

  将于4月举办“相约北京”冰上项目测试活动的五棵松体育馆,已于21日开始进行制冰等相关工作。记者日前走访时看到,五棵松体育馆场地周围基础设施已经搭建完毕,冰面初见雏形,工作人员正在场地中画线。

  拥有“独家秘笈”

  为了北京冬奥会赛事需求,五棵松体育馆进行了综合改造,包括更换新制冰机组,设计改建球员更衣室、兴奋剂检测室等功能性房间。去年12月,五棵松体育中心改造工程完成,正式升级为“双奥场馆”,它不仅能满足北京冬奥会赛时需求,并且能够在6小时内实现“冰篮转换”,兼顾场馆赛后利用。

  五棵松体育馆还有一项“独家秘笈”,就是创造性地利用冰坝技术,在保留30米×60米冰场的基础上,“截”出一个26米×60米的“冬奥冰场”。改造完成后,五棵松体育馆将可以在冰坝大小上按需切换。

  什么是冰坝?北京华体五棵松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冰坝是冰球场周围基础设施之一,与界墙和亚克力板共同构成冰球场四周的基础设施。高度约为9厘米的冰坝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规定了冰球场地边界,另一个则是可以将界墙固定在地面上,防止运动员的撞击导致界墙移位。

  界墙上方会安装亚克力板。在冰球比赛中,小小的冰球被运动员们推来射去,时速快时可达150公里。高1.8米的亚克力板能防止冰球飞出场外,以免造成意外伤害或破坏冰场周围设施。同时,由于亚克力板柔韧度极高,即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撞上也不会受伤。

  考虑到冰球选手的射门高度,球门后侧的亚克力板高度为2.4米,并且在它的上方还将安装防护软网,作用也是为了防止冰球飞到观众席上。不过,这种软网是有孔隙的,不会影响观众的观赛效果。

  画线考验耐心

  走进五棵松体育馆内,记者看到有两位工作人员正在给桶内油漆称重,然后按照比例将称好的油漆与软水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混合好的油漆装入画线器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画线的准备工作。

  随着冰球场周围基础设施安装完成,接下来就到了制冰环节。在对场地冰板层进行降温处理后,将首先制作出2厘米厚的薄冰,也称为“黑冰”。通俗地说,就是在铺设了制冷管道的水泥地面上制冰,因为冰清澈透明,露出水泥底的颜色,所以叫“黑冰”。在“黑冰”上喷白漆后,下一步就到了关键的画线环节,这也是制冰程序中很考验细致和耐心的一环。

  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冰球项目竞赛副主任张立恒介绍说,按照国际冰联的规定,要按标准测量好线所在的位置,在场地两侧画好固定点位,然后用专业的线打好外边框,最后对其进行油漆上色。“上色时,工作人员会使用画线器在外边框所限制的范围之内进行,保证画出的线是同样宽度,符合标准的。”

  除了画直线,冰球场还有5个圆。画圆时采用圆规的原理,固定中心点后,用一根线连接起中心点和画线器,然后画出规整、均匀的圆形图案。

  “画线工作完成后,在此基础上要再封上一层冰,预计3厘米厚度,然后才能进行比赛,否则冰刀很容易将线磨掉。经过封冰、赛事标志铺设和冰面找齐厚度工作后,比赛制冰工作才算全部完成。”张立恒说,制冰工作完成之后,还要对冰面进行保温。

  凸显绿色科技

  从五棵松体育馆步行几分钟,就到了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冰菱花”,这里有两块冰场,是给北京冬奥会运动员热身和训练用的。

  据了解,“冰菱花”外幕墙设计灵感来源于雪花图案,兼具层次美感和遮阳实效。外幕墙采用暗藏灯具的设计,与幕墙工艺完美结合并隐藏于其中,实现见光不见灯的效果,夜间在灯光特效下,多彩“雪花”渐次飘落,让人仿佛置身冰雪世界。

  冬奥会期间,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将承担冰球热身和训练任务,地下设有专用通道与竞赛场馆相连。“冰菱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超低能耗体育建筑,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场馆中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冰面之一,解决了传统冰面采用氟利昂等制冷剂耗电且不环保的问题,具备优良的制冷性能和环保特性,相比传统制冷系统可节约40%以上的综合能耗。同时,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还首次引进溶液除湿系统,该系统可降低能耗约50%。

  本报记者 吴东 实习记者 卓然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