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足球 > 正文
战酷暑、护“青苗”—十四运会足球赛场上的“半工半农”
2021-07-08 16:56:14来源:新华社编辑:王卓

  新华社记者郑昕

  小暑节气已至,入伏进入倒计时。连日来的闷热高温,让陕西关中平原提前进入“蒸烤”状态,咸阳奥体中心体育场上空在7日清晨就艳阳高挂。场内刚经过修剪的草坪,正大口吮吸着橡皮管中涌出的清水。

  “这种暖季节草本来就是阳光越好生长越快,最近几乎每天都能冒出来几厘米。”负责体育场草坪管护的肖鑫一边说着,一边用铁锨把堆得有半人高的杂草铲进小卡车里。

  根据竞赛日程,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足球男子20岁以下组(U20)比赛将于8月10日至19日在咸阳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是首个开踢的足球项目。距离赛事启动只剩一个来月,草坪需要充分的养护,肖鑫和同事们不敢有半点儿马虎,顶着烈日、冒着风雨,也得让草始终生机勃勃。

  2002年从部队复员分配到咸阳市体育局工作,肖鑫起初负责的是位于咸阳市中心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体育场。2018年,借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在咸阳举办之契机,一座能容纳四万人的现代化体育场在咸阳北塬拔地而起。在盛会落幕后,肖鑫从建设方接过场地养护工作,至今已经近3年。

  回想起那场咸阳近年来规模最大的文体活动,至今还常穿着那件十六运会文化衫工作的肖鑫心情十分激动。“举办十六运会时我们就听说这里还要承接全运会比赛,说明各方面对我们的场地很认可。”他说。

  平时既要人工给草坪施肥、浇水、画线,又要开着专用车辆修剪、压平,1983年就参加工作的场地护养人员黄平半开玩笑地说,他们几个既是工人,又是农民。“你说我们是农民吧,但每天都进行着流水线的标准操作;你说是工人吧,但主要是跟植物打交道。”他说。

  管护人员里确实有不折不扣的农民。46岁的陈海宁就住在距咸阳奥体中心几公里的村庄,两三年前他还以务农和打工为生。这座综合性体育设施的建成投用,给周边群众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陈海宁也不必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开着打草机就把工资挣了。

  “这工作可比做农活儿精细多了,你得每天照看。”陈海宁说,“我开惯了农用车,发现操纵这个机器也没那么好上手,培训加上实习,一共用了两三个月时间。”

  肖鑫坦言,随着国内体育场地的管理不断专业化,这项工作也越来越规范。“刚上班那会儿都是老师傅手把手教我们,感觉这项工作确实更像务农。但随着这些年管理理念的更新、引进的草种越来越高端,我们要经常参加省上组织的培训,授课内容细化到在不同条件下修剪刀具的选择,可以说操作越来越精准。”他说。

  为承接全运会比赛,咸阳奥体中心体育场内场在去年重新铺设了暖季草坪,而副场仍旧采用冬季草。草种习性的差异,令他们几乎没有闲暇时间。特别是在当前的炎炎夏日,浇水与压平等工序每天必须进行,让肖鑫这个球迷最近都没工夫看几眼欧锦赛、美洲杯。

  “咸阳慢慢进入最热的时候了,再加上全运会比赛密度大、强度高,球场草皮绝不能出现蔫枯、斑秃等情况。这种暖季草耐高温、恢复性比较强,虽然平时养护起来比较复杂,但能够呈现出最好的效果。”肖鑫说。

  在骄阳酷暑下苦战,几位养护人员齐心协力,汗水砸进土里碎成几瓣,滋养了场地的青苗。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