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2月19日晚,当速度滑冰女子集体出发项目的颁奖仪式结束,北京颁奖广场圆满完成了北京冬奥会的运行任务。
北京颁奖广场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重要的非竞赛场馆之一,以独特的功能定位,为运动员营造了难忘的高光时刻。这是一个从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平地起高楼”,三个月实现“全临建”(全部由临时设施搭建完成)的特殊场馆。也是冬奥会区别于夏奥会的主要文化特征,肩负着向世界传播和展示中国文化重任的场馆。
自2月6日至2月19日,北京颁奖广场运行了14个颁奖日,30场颁奖仪式,为17个国家的141名运动员颁发了奖牌。面对突发情况多、颁奖任务重、客户人群多、晚上运行天气寒冷等困难,运行团队做到了疫情防控和工作进度两手抓、两不误,工作不断、力度不减。凭借对工作的热情努力,北京颁奖广场运行团队不负众望,实现了“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收获了各界的好评。
北京颁奖广场团队在最后一天颁奖仪式后的合影
大家庭休息室里一个厚厚的红色留言本上,写满了“excellent”、“fantastic”等词汇,这里记录了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对北京颁奖广场及礼宾领域的祝福和赞扬。宾至如归的周到服务让嘉宾与礼宾团队的工作人员甚至成为了心照神交的好友。
从为嘉宾精心准备冬奥特色的毛笔字、剪纸作为纪念品,到为佩戴眼镜的嘉宾准备防起雾喷剂,礼宾团队事无巨细,让每个来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嘉宾都感受到了这支中国团队家人般的温暖和热情。IOC副主席及其他大家庭成员对他们的贴心服务表示高度赞扬。
与国际滑冰联盟主席扬·迪克玛合影
作为接待全球媒体记者的重要窗口,媒体运行团队全面周到,专业服务,如元宵节时在混采区添置花灯、红灯笼,让各国记者和运动员们一起亲身感受中国的传统节日,为摄影记者特地在席位上准备了防膝盖跪伤的垫子。由于颁奖广场活动均在户外举行,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纷纷把自己的暖贴分给记者抵御严寒。冬奥会结束后,媒体运行团队邮箱里的感谢信也纷至沓来。从媒体区域的合理分区、软硬件的保障,信息的准确提供,他们设身处地专业服务赢得了各方认可。自北京颁奖广场运行以来,共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广播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奥组委官网等几十家媒体对北京颁奖广场的展开多维度、全方位的报道,从个体与集体视角报道北京颁奖广场运行团队的生动故事,致敬幕后英雄。
媒体运行领域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合影
谷爱凌在运动员候场室与志愿者友爱合影
在北京颁奖广场运行的14天里,获奖运动员候场室团队共接待、服务了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141名获奖运动员及101名NOC(陪同官员)。在此次冬奥会中斩获多枚奖牌的著名短道速滑运动员阿莉安娜·方塔纳在卡片上写下:“感谢你们的帮助与支持,是你们让所有的一切成为可能!”。日本国家队也留言:“亲爱的朋友们,非常感谢你们的热情好客,Amazing!”。热情活泼的荷兰短道速滑名将苏珊娜·舒尔廷在情人节当天还送给候场室志愿者团队最具特色的工艺品——荷兰木鞋,感谢候场室热情周到的服务。运行结束后,北京颁奖广场候场室还收到了来自IOC(国际奥委会官员)和NOC(陪同官员)发来的表扬邮件和信息。
舒尔廷赠送的荷兰木鞋小礼物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北京2022年冬奥会结束,作为唯一在转换期进行场馆转换的运行团队,北京颁奖广场运行团队将全面转战延庆残奥颁奖广场。为做好世界各国残疾人运动员、嘉宾和媒体的服务工作,运行团队将提供全方位的无障碍服务,设施无障碍、交流无障碍和运行无障碍。他们将继续用最热情和认真的服务,诠释在这个荣光之地的背后,闪耀的不止有奖牌和纪录,还有整个运行团队团结一心的奥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