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辽篮管理层频"败人品" 乱象不断并非偶然
女记者不畏强暴捡起手机继续拍摄
最近的乱象中,辽宁男篮的出镜率是最高的。作为从CBA之前就开始看辽篮比赛的球迷来说,这些年一方面为辽篮成绩的步步攀升而高兴,另一方面为的辽篮管理层的脑残表现而痛心。作为篮球版图中的重要一块,从体制到管理,辽宁男篮在中国篮球发展史中具有相当大的代表性,解剖一下麻雀,或许能够间接看出CBA跟NBA究竟差在哪。
在CBA20多年的历史上,辽宁队在大部分时间内是一支强队(拿过5个亚军,也曾在2004年濒临降级,然后CBA取消了升降级……)。辽宁猎人队在CBA初创的年代曾猎杀了CBA的各种动物球队,然而枪子毕竟干不过八一火箭,“三连亚”让辽宁成为CBA中的爵士,让球迷发出了“既生猎人何生火箭”的感慨。球队辉煌了好几年,然后开始各种作死,2002年跌入谷底仅获第11名。
2002年盼盼集团接手,到2011年交给衡业,十年时间辽篮成绩再度轮回了一次,老帅蒋兴权的再度出山以及张庆鹏、杨鸣等一代新锐的崛起曾经带领球队再度杀入总决赛,但在外援选择上的连年不力却让球队耗尽最后一丝人品之后又一次跌出季后赛大门。
最近两个赛季,辽篮在郭艾伦、贺天举、韩德君等新生代球星的带领下重回联赛冠军竞争者行列,但球队管理层不断地“败人品”之下,辽篮追逐冠军的梦想依然十分渺茫。
作为举国体制下的“辽老大”,辽宁男篮向来不缺好球员,然而好球员留不住,青年球员打得差不多就出去挣钱了,然后换上另一批青年球员。网易曾经做过一个专栏,叫做“捧着金饭碗要饭的贵族”,说的就是辽篮,看看这些年,到底出走了多少人才(这是不完全统计,但也可以管窥一豹)。
然后是外援,辽宁男篮引援史就是一部血泪史,像曾经带领球队杀进总决赛的桑普森、哈德森这样的太少,更多的是水平不到位的废柴。即便如此,辽宁队还经常耍流氓,屡屡拖欠外援农民工工资,搞得那几个赛季辽宁队欠薪的新闻成为赛季末必备新闻之一,他偶尔不欠外援钱,媒体都不习惯了。
然后是跟媒体的关系。上赛季采访总决赛,北京队的训练部分开放,随便拍,辽宁队的训练就自始至终封闭,郭士强解释说这是球队的传统,我觉得很搞笑,这是一个十分无力的理由。在驻美期间采访NBA总决赛,詹姆斯曾经在提到日程时候表示,简单做做热身,然后完成媒体义务(他用的是obligation)。在NBA已经形成观念,不论再怎么热的球队,再怎么大牌的球星,接受媒体采访都是球队和球员理所应当的义务,在NBA初创时期,为了方面媒体集中采访,甚至更改总决赛赛制为2-3-2。看看人家对媒体的重视程度,再看看你,高下立现。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辽宁人,我爱辽篮,我怕他完了,但在见证求票涨价、空降飞瓶、封杀媒体等事件之后,你很难感觉到这家俱乐部管理层(我是说管理层,而不是球员们,球员们都是好样的)对于球迷基本的善意或体贴。当他们球迷,太累了。
辽宁很强,辽宁奇葩,都是因为点儿啥?说到跟上就是体制和观念。
在衡业时代之前,辽宁男篮始终是体育局和赞助企业联合注资——等下,然后体育局说了算,这是真的。即便盼盼掏了俱乐部运营70%的钱,韩召善的话语权依然十分有限,说得算的还是辽宁省体育局。在CBA大部分球队拥抱职业化、由企业单独控股的情况下(这些球队其实也并未实现完全的职业化,我会在下一个小标题细说),辽宁男篮却始终坚持联合控股。决策权混乱,导致政策朝令夕改,公司的决策和球队的决策打架,有了功争着要,有了责任都往对方身上推,那还有个好。
大部分辽宁队员其实相当于辽宁省体育局事业单位的员工,拿着事业单位的死工资,干着职业球员的力气活儿,张庆鹏出走的原因在此,郭艾伦跟球队谈判的原因也在此,一个“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身份差别,可能差出好几百万的年薪,这让人怎么能心理平衡?
衡业时代,痛定思痛的辽篮明确了企业在运营管理方面的话语权,体育局转向专门负责青训,这也是辽篮近两年成绩突飞猛进的重要原因。但衡业集团在俱乐部运营观念上的落后居然也不输体育局,球队成绩飘红本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但负面新闻不断(总决赛球票临时涨价、郭艾伦工资谈判、训练对媒体封闭等等),球队鲜有正面回应,秉承“打自己的球让别人说去吧”的传统举国体制竞赛思路,殊不知现在的年代,你自己如果不说,别人就替你说,而且是替你瞎说。
说到底,体育局和赞助企业对于职业体育联赛的看法都陈旧得要命,一方主导了十几年,发现管不明白最终甩手,另一方接手之后只顾得成绩与利益,“名声”值几斤几两不在考虑范围之内,这样的运营下,真是白瞎了那么多前途似锦的青年才俊们。
好了,暂时就解剖到这里,辽篮的问题不是单独的问题,而是CBA联赛某种程度上的共性问题,也是CBA永远追不上NBA的原因——因为两者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