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有"圈粉"资本 成"网红"并非坏事
对国乒而言,当“网红”不是坏事,乒乓球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这项运动也需要更大范围的推广和更多人的参与。
搁几个月前,或许没多少人能想到,乒乓球能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网红”运动。这周在四川成都举行的2016年中国乒乓球公开赛,一票难求,“堪比明星演唱会”,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求票的帖子。国乒队员张继科、马龙、丁宁等人,更是成为焦点人物,成功“圈”了一大堆“迷弟迷妹”。就连退役多年的世界冠军张怡宁,也三天两头携着“大魔王”的称号登上社交媒体的热搜榜。
乒乓球成为“网红”运动,离不开上月落幕的里约奥运会。马龙、张继科等人出色的成绩、出众的颜值,吸引了大批粉丝;国乒队员们在赛场上霸气无比,到了场下各有特色,他们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新闻人物,更像身边那些有血有肉、有小缺点又令人敬佩的榜样;而国乒队员们能在赛场上纵横捭阖,必然离不开身后那支团结有底蕴的队伍。成绩、颜值、性格、团队精神……这些都成为国乒“圈粉”的资本。一时间,和国乒相关的段子、漫画、视频在网络上随处可见。
对比4年前,更让人感叹国乒的“走红”来之不易。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国乒提出“第三次创业”,目标不再局限于竞技成绩,而是扩展到乒乓球运动的全面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正如国乒主帅刘国梁所言:“让乒乓球的社会效益、项目推广、团队形象和对整个社会的贡献等方面提升得更高。”
如今,变身“网红”,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当时提出的目标。很多年轻人以“网红”球员为切口,开始了解国乒,了解这支王者之师的历史和辉煌,了解这项被称为“国球”的运动所承载的情感、所释放的能量。对国乒来说,当“网红”不是件坏事,乒乓球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这项运动也需要更大范围的推广和更多人的参与。
至于成为“网红”之后,接下来的路怎么走,需要仔细思量。如何带动更多人喜欢乒乓球、如何提高乒超联赛的职业化程度、如何提升这项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度,这些都是摆在乒乓球项目面前的问题。成为“网红”固然可喜,然而这只是手段并非目的,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运动本身。以“网红”身份为新起点,期待国乒接下来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