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纪中:发展体育产业是中国迈向体育强国必经路
魏纪中先生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体育专电(记者刘欣林德韧)奥林匹克运动专家、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魏纪中19日在京表示,中国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过程中,日益兴盛的体育产业是一条必经之路。
在懒熊体育“2016中国体育产业集市”论坛上,80岁高龄的魏纪中向与会者分享了自己50余年的体育从业经验。他说,体育产业可以显著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姚明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
中国在2014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魏纪中表示,体育事业发展前景大好,都得益于国家政策利好,也源于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而基础在于人民的体育观念增强。
魏纪中认为,体育消费的主要群体来自于中等收入阶层。“在全世界来看,尽管经济有所波动,尽管周期性经济危机可能发生,但是根据全国和全世界统计数据来看,中等收入阶层的增长,从来没有改变。体育消费,要针对他们的需求。”
“而大众体育的基础在学校,”魏纪中说,不要忽视学校体育这片广阔的空间。青年人追求时尚,对体育用品的购买力巨大。
魏纪中表示,在体育消费中,体育器材的价值还没被充分开发。“经过专项体育联合会认证的体育器材和体育产品,价值将大大增加,而中国的厂商经常忽视这一方面,”他说。
针对体育场馆利用率不足的问题,魏纪中认为应将体育训练、培训相结合。“体育培训的意义在于让人产生兴趣,而体育培训的巩固则需通过比赛来完成,”魏纪中说。他认为,大众体育要想发展起来,必须组织完善的群众性比赛。
魏纪中表示,诸多行业涌入体育产业的确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但他同时提醒,要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融合,而不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目前的体育产业大多发生在足球、篮球等热门项目,或跑步、健身等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对此,魏纪中在会后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并不是所有体育项目都可以市场化,有些必须得到政府的扶持。
“需要说明一点,从高水平竞技角度来讲,专业化和职业化并不是同一条路,专业化道路是政府的,职业化要靠社会,有市场的项目必然就会有一部分市场化。例如足球和篮球的一部分可以职业化,但校园足球就不能职业化,”魏纪中说。
魏纪中认为中国体育产业可行的经营和盈利模式到目前为止还难有定论,他说:“定论不是靠推论,而是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因此,体育产业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和市场发展程度找到适合的模式。”
“其实西方的体育产业也在调整。举个例子,国际足联世界杯要增加队伍,那就必然要改变赛事的运营模式,”魏纪中说。他表示,中国的体育产业只能从历史的角度借鉴过去西方的发展模式,并寻找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