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打得火热 如何运营市场成关键
原标题:高校篮球打得火热
10月18日,山东济南,山东体育学院男篮主教练戴志东被兴奋的队员们高高抛起,球队为获得第一届SCBA(全国体育院校篮球联赛)冠军而庆祝;同一天在北京,作为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运营方,非凡中国体育执行董事李麒麟在台上侃侃而谈,为即将开幕的第十九届联赛而憧憬着……
高校篮球资源不断激活,渐入佳境。踏上职业赛场、入选国家队,这条篮球进阶之路对大学生球员来说已越发清晰。如何让高水平篮球人才从“单兵突破”向“批量生产”转变?产业新政下的高校篮球赛事如何借势发展?
赛 事
篮球运动在校园广受喜爱,但这般高校赛事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景象,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CUBA联赛创办于1998年,经过近20年的培育和发展,赛事及活动已日趋成熟。在基层赛、分区赛、二十四强赛、四强赛4个阶段,时间横跨半年的一个赛季里,1200支参赛队伍奉献了4100场比赛。李麒麟说:“丰富校园文化,促进体育热情,CUBA起到了标杆的作用。”
对于赛事的引领作用,山东体育学院副院长谷忠德有很深的体会。由于专业体育院校的属性,全国15所体育院校都无法参加CUBA,他们唯一能参加的、够得上一定级别的赛事,只有4年一届的“体院杯”。“有的学生可能在校4年都轮不到一次比赛。”谷忠德说,“篮球专业的学生没有比赛经历,毕业还能当篮球老师、篮球教练吗?”
山东体院率先发起,14所其他体育院校纷纷响应,SCBA联赛由此而生。“我们还成立了篮球发展基金,今年每个学校篮球队可能拿到2万元。”谷忠德介绍。
一旦有了比赛,学生的精神面貌大不一样。戴志东说,每场比赛结束,微信群里都炸了——“对手好在哪儿?”“我以后要怎么练?”一会没注意就有几十条这样的未读留言,“现在回去都知道该干什么了”。
人 才
对于一部分大学生球员,进入高水平联赛成为职业球员,或者再进一步被选入国家队参加世界比赛,已成为人生规划的一部分。
征战里约奥运会的中国女篮队中,有邵婷、吴迪、赵志芳3名大学生球员;男篮方面,连续两年的“选秀”,让4名CUBA球员进入职业联赛,日前的CBA(中国男篮职业联赛)季前赛上,从太原理工大学加盟山西男篮的王洪在20分钟内独得40分,展现了很强的实力。
这些故事都在告诉人们,大学校园是能培养出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地方。谷忠德对此非常有信心:“在篮球训练、技战术研究以及相关的体能训练和恢复手段上,专业体育院校有一整套方法,具备系统优势。”带队夺冠之后,戴志东话说得更直白:“我觉得经过大学4年的训练,这些球员是能够达到CBA球队或省队的青年队水平的。”
体育院校的自信也来源于招生质量的提高。由于近两年教育部招生政策的变化,参加CUBA联赛的高校每年最多只能招收5名篮球特长生,一部分优秀学生球员流向了体育院校。
在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专职副主席王刚看来,“限招”对CUBA联赛的影响不能忽视,但从培养人才的方向来看并无影响,“体育对人的培育首先是‘自我完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再强调‘一技之长’,也就是篮球水平。”
市 场
能吸引观众买票的、能提高赛事关注度的,一定是竞技体育的魅力。“46号文件”“资本涌入”“5万亿蛋糕”等热词频频出现的当下,校园篮球自然是不能错过的体育产业好题材。
“这是校园篮球的一块好‘蛋糕’。”作为SCBA联赛商务推广单位的掌舵人,北京辉耀百年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磊为自己能抓住机会感到幸运。联赛扩军,主客场赛制,建立校园明星队与CBA职业队、CUBA联赛明星联队进行对抗赛等构想都已在SCBA发展蓝图中。
“好题材”并不能直接和“好故事”画等号。如何让CUBA联赛获得盈利,非凡中国做了许多尝试。比如,打造CUBA的“德比文化”——北大男篮对阵清华男篮。“我们在努力寻求新的业务模式,由传统体育赛事扩展到快乐健康、娱乐体育等多个领域,希望赛事品牌和赛事商业价值同时增长。”李麒麟说。
市场化运作,应该是当下运营校园联赛的普遍共识。眼下,无论是颇具规模的CUBA联赛,还是初获新生的SCBA联赛,如何从校园走向社会,进而获得广泛关注,依然是摆在主办方面前的难题。王刚介绍,美国大学篮球联赛场面火爆,社会关注度高,是建立在高投入的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校园体育之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