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体育>>体育>>正文

天津盲人门球队五朝元老姚晓勇:盲人门球让我重生

2019-08-27 13:44:07|来源:北方网|编辑:张津铭

  这是一片寂静的赛场,尽管场上有六名队员,场边有教练员和替补球员,看台上还有上千名观众,但整个赛场却安静得仿佛时间停止了一般。只能听到内部装有铃铛的皮球在地上弹跳的声音,以及运动员扑救时球和身体碰撞的声音。

  这就是盲人门球,一项1946年起源于德国和奥地利,以康复和娱乐为目的,专门为盲人设计的比赛。有人说,盲人门球是一项球似篮球,球门似足球,而掷球动作像保龄球的运动。

  8月26日,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盲人门球项目在天津理工大学体育馆进行,津云新闻记者第一次在现场观看了盲人门球比赛。在这场比赛中,天津男子盲人门球队上半场结束前就以11比1大比分领先辽宁队,而根据盲人门球比赛规则,一旦有球队领先达到10分,比赛直接结束,不再进行后面的比赛。因此,天津队获得了比赛的胜利,而且不进行下半场比赛,也让队员们保留了体力。在欢庆的球员中,记者看到了一位眼睛毫无视觉,眼神却并不空洞的盲人。

  姚晓勇,31岁,第五次参加残运会比赛,天津队绝对主力。11岁上小学五年级时,姚晓勇因为眼疾而视力急速下降,经过全家不计成本地治疗,在花掉了30多万元后,依然无力回天。姚晓勇从一名健康快乐的小学生,短时间内变成了一位盲人。

  巨大的打击,让年幼的姚晓勇一度极为消沉,丧失生活的信心。在母亲的鼓励下,姚晓勇在12岁的时候转入盲校学习。此后,被盲人门球队教练发掘,开始体育训练。

  “练习盲人门球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最大的好处是自卑感减少了。残疾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感。但练习盲人门球,让我的自信心有了很大的提升。”尽管眼睛看不见东西,但从姚晓勇的表情,可以看出他的坚定和自信。

  “以前在待人接物方面,我因为缺乏自信,特别自卑,不愿意和人沟通。哪怕是家人和朋友,我的话也不多。自从我2003年正式参加盲人门球比赛以后,一切都慢慢地好了起来。现在已经彻底不会存在自卑的情况了。”姚晓勇甚至和记者开玩笑,要确认记者的摄像机在哪里,是不是要面向镜头,“看着”观众。而这,就是体育带给残疾人的强大自信。

  “因为视力障碍,以前我是从来不敢出门的。一方面我觉得那样很不方便,另一方面也怕别人对我指指点点,缺乏自信。现在马路上自由出行的盲人并不多,有很多都是因为第二个原因。”但从事体育训练和比赛,让姚晓勇的性格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现在是少部分可以随意在外面行走的盲人,我拿着盲人手杖可以很自信地到处走,到处问路。这,就是盲人门球,或者说残疾人体育带给我的变化。我作为一位盲人的人生,已经打开了新的篇章。”

  目前的天津男子盲人门球队,由6名队员组成,是三老带三新的阵容。以姚晓勇为首的三位30多岁的老将,加上三位20岁左右的小将,要力争取得好成绩。在本届残运会上,由于浙江队的实力超群,包括天津队在内的其他队伍,冲击冠军难度较大,但并不会放弃对好成绩的追求。

  “作为老将,我之前已经参加了四届残运会,这是我的第五届残运会。第八届残运会,天津队拿到了第三名。第九届残运会,天津队拿到第二。这次在家门口作战,我们当然希望取得好成绩。”姚晓勇坚定地表示。

  盲人门球项目有其特殊性,由于盲人看不见赛场,并且戴着厚厚的眼罩,因此只能靠耳朵的听觉来判断球运行的位置。所以,盲人门球比赛的观赛礼仪比较特殊,在比赛过程中,现场需要保持绝对安静,观众不能发出任何声音。“这可能是这个项目唯一不好的一面吧,需要绝对安静,容易压抑观众的情绪。但当球打进球门的一瞬间,观众往往会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沉寂后的爆发更为过瘾。这就像我们这些从事盲人门球运动的人,沉寂的人生通过体育比赛得到爆发,从而走上自强之路。”

  从姚晓勇这样的残疾人身上,可以看到体育对于残疾人的改变有多大。那些以前甚至不敢踏出家门的残疾人,如今在为了家乡,为了国家而去争光,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而这,就是残运会暨特奥会举办的意义所在。(津云新闻记者刘欣)

标签:残运会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