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体育>>体育>>正文

从天津到天津,中国残运事业让健康幸福“同心同梦”

2019-09-03 09:00:17|来源:新华社|编辑:喻露

  新华社天津9月2日电(记者李鲲、宋瑞)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1日在天津落下帷幕,续演了这座城市与中国残疾人运动事业36年的情缘。天津虽然不是首届全国残运会的举办地,但每当讲述这项全国盛会的历史,天津往往被最先提及。

  1983年10月,天津市有关单位联合发起并举办了伤残人体育邀请赛,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随后的1984年,是中国残疾人运动事业的里程碑式一年。这一年3月,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北京成立;这一年6月,中国首次派代表团参加了残奥会,23岁的平亚丽在女子盲人跳远比赛中夺得中国的残奥首金;这一年10月,第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

  30多年来,中国残运会不断发展壮大。2000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全国残运会上,智力残疾运动员首次参加;2003年第六届全国残运会在江苏省南京、常州、扬州这三市进行了比赛,第一次由一个省承办、第一次不在同一城市举行;2013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合并,合并后的首次运动会于2015年在四川举行。

  2019年,时隔36年,天津再次举办全国性的残疾人运动会。8月25日,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在天津开幕,首次实现同城举办全运会和残运会暨特奥会;首次增加残疾人冬季体育项目;首次大幅增加残疾人群众体育项目。

  共35个代表团的6121名运动员参加了本届残运会暨特奥会,进行了43个大项、45个分项的角逐。运动员展现高超竞技水平,有253人次破124项全国纪录,67人次超35项世界纪录。

  本届残运会期间,主办方积极做好各种工作,诠释了“同心同梦,幸福中国”的主题。

  天津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雷颖君介绍,天津对赛事场馆、接待酒店、火车站和机场等1000余处运动员活动的区域进行了全方位无障碍设施改造。

  天津地铁各运营路段张贴出“无障碍设施一览表”,将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升降平台、无障碍卫生间、车厢无障碍席位的标识张贴在醒目位置。

  记者注意到,天津地铁站进站口设置了残疾人“爱心码”出行功能,持证残疾人只需进行简单的人脸识别,便可以实现“刷脸”乘地铁。除此之外,将天津市区域室内外无障碍设施信息进行系统采集,方便残疾人找到所需的无障碍设施的导航系统——“融畅”系统已于8月初上线运行。天津市残联维权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建强介绍,“融畅”系统可以装在手机里,使用者只需输入目的地,沿途的无障碍厕所、无障碍电梯、无障碍通道、无障碍门、升降平台、无障碍客房甚至轮椅租赁点,都能尽在“掌握”。

  事实上,不仅仅是残运会本身,36年来,中国残疾人运动事业整体也不断蓬勃发展。2011年,中国启动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提高残疾人体育健身指导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2017年,各地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达到9053个。

  中国残联体育部主任赵素京说,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圆满落下帷幕,天津按照“创新、节俭、务实”的理念,把运动会办成了市民广泛参与、残疾人满意的盛会,真正实现了“全运残运同铸辉煌,两个舞台同样精彩”。

标签:残运会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