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记者 王悦阳)在2025年“爱击剑”定州公开赛的场边,关佛恩正驻足观看小运动员比赛。从2008年底第一次握剑至今,这位业余击剑爱好者,已与这项运动相伴近二十载。从为减肥拿起妹妹的击剑卡,到如今通过自媒体疏导小选手情绪、传递击剑快乐本质,他的经历,也是中国大众击剑近二十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从“减肥卡”到近二十年坚守:击剑赋予的成长与力量
关佛恩与击剑的缘分,始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击剑热”。“那年仲满拿了冠军,很多俱乐部来学校招生,我妹妹被招上了,可没坚持下来。” 他回忆,当时自己体型偏胖,父母看着妹妹剩下的击剑卡觉得可惜,便提议让他去上课:“就当用来减肥了,没想着能练多久。”
这份“偶然”一练就是十几年。起初对击剑一窍不通的关佛恩,在训练中意外发现了自己的“运动潜力”,“居然能在大众比赛里拿到成绩,这让从小在体育上没什么存在感的我很意外。” 他坦言,这种“一点点成就感”带着些“虚荣心”,成了他坚持的核心动力,“原来我也能在运动上做好一件事,就想试试能不能做得更好。”
近十几年来,他见证了大众击剑的发展:从早期比赛稀少、关注者寥寥,到“爱击剑”等平台推动赛事的普及,中国击剑协会出台政策支持,击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行业在变好,自己也更有动力参与其中。”关佛恩说,击剑带给他的不仅是体重的下降,更重要的是心态的成长,“小时候看别人输比赛发脾气、扔护面,自己也有过。后来慢慢明白,要笑着面对失败,找自己的问题,而不是怨天尤人,这一点对于解决工作中的棘手问题也有所帮助。”
自媒体发声:传递击剑本真,期待行业纯粹发展
两年前,关佛恩随手在自媒体上发了一条击剑技术讨论视频,没想到引发不少关注。“我发现大家对击剑有很多话想说,却没地方说。”他决定继续运营账号,但内容很明确,不做技术讲解,只拍击剑相关的搞笑视频。
“模仿家长赛后批评孩子、小朋友输比赛哭闹的场景,就是想让大家笑一笑,也反思一下。” 关佛恩说,他希望通过视频传递一个理念,把快乐成长放第一位,功利目标放其次。“练击剑首先是为了开心、为了锻炼,其他都是附加的,不能本末倒置。”
作为“爱击剑”的长期关注者,恰逢该品牌十周年,他也有自己的期待:“最关注上面的比赛信息,还有国外资讯,能从一个平台看到这些很方便。希望‘爱击剑’能多传递纯粹的击剑快乐,引导行业更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