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武协主席杜德平:传统武术的传承也要讲究创新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冯雪):2019年杜德平当选了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新一任会长,他从1983年开始学练太极拳,2007年遇到了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马虹,于是拜入其门下开始学习陈氏太极拳,并成为了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此外,杜德平还研学《太极拳论》、《道德经》、《易经》和《黄帝内经》等中华传统经典,至今仍然坚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保持每天3个小时的太极拳操练,十几年来从未间断过。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杜德平 张津铭摄  杜德平介绍说,“中国武术的文化核心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完全吻合的。以太极拳为例,《易经》中首创太极,这奠定了中国武术的理论体系。后来延续到两晋的道家养生经典《黄庭经》,就更加丰富了它的哲学思想和医学体系等理念。到了明朝戚继光的《拳经捷要篇》,就把太极套路与器械都融入其中。”在不断地研习中,杜德平愈发认识到,“中国武术一直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对于杜德平来说,推广传统武术和文化一直都是非常迫切的工作,“所谓传与承,是两方面的事情。传的应该是传统武术原汁原味的精华,而能否让后辈们乐于接受,并承袭下去,更是需要创新的方式方法,要讲究与时俱进。”  说到“传统”与“创新”,杜德平想到了和马虹师父之间的一件趣事。十几年前,互联网并未像今天这样普及,马虹师父是一位传统且严厉的老师,他要求徒弟们在上课时,都要拿纸和笔认真做笔记。当时在课上,杜德平用笔记本电脑记录了马虹师父讲述的要点,结果被马师父看到后,误以为他在开小差,在课上严厉地批评了他。事后,马虹师父才知道原来他是在做笔记。这件事也让杜德平意识到“传承”最重要的并不是形式,“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无论是笔记本、还是电脑、手机、录音笔等等,只要能够记录和传承,只要当代的年轻人愿意接受,就是好的形式。”  杜德平演示武术动作 张津铭摄  在多年推广传统武术的过程中,杜德平发现很多人对于“中国武术”还处于浅层的认知,很多人会问他“中国武术到底能不能打?”“到底是中国武术厉害还是西方格斗术厉害?”等等类似的问题。在杜德平看来,中国传统武术的功能不仅仅在于“能打”,“传统武术至少有四个功能,技击功能、表演功能、养生功能和哲学功能。和平年代中,中国传统武术最基本的技击功能,也就是所谓的拳脚功夫,搏杀技能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在全面健身的热潮中,养生功能对于大众来说才是尤为重要的。”  此外,杜德平认为中国传统武术还有着很重要的“哲学功能”,也就是武术所承载的文化性。“说中国武术有形,是在于它的一招一式;说它无形,是在这一招一式中无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 在杜德平看来,中国传统武术强调爱、和平与共享,“习武的至高境界就是博爱,它不仅强身健体,还要修身养性。学习中国武术,例如太极拳,不仅仅是在健身,更是健心、健脑,这也是大众健身所追求的。”  近两年,杜德平带领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武术的推广,“我们制定了关于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和推广的相关规划,包括针对青少年、大众健身等各方面的相关规范。”杜德平从工作中了解到,现在的青年人以及外国友人对传统武术的热情越来越高,“很多外国人都在练习太极拳,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传统文化复兴很重要的体现。”
    2020-06-05 11:19:24武术
  • 武术入奥接连受挫 武侠剧是其走向世界的羁绊吗
      武术推广任重道远  很多对中国武术的印象停留在武侠影视剧,把中华武术想得玄乎其玄、神乎其神。而这样的武术的影视传播,直接损害了武术作为体育属性的交流和普及。  新华网体育成都7月18日电(陈艳妮)今年1月,中办和国办联合发文将武术纳入“文化走出去”的体系。但近年来,武术在推广传播上却屡遭碰壁,“入奥”受挫、“徐雷约战”……武术到底如何真正“走出去”?7月14日,在第四届(成都)国际体育传播高端论坛上,四川师范大学庹继光教授就武术的精准传播接受了新华网体育的采访。  武术缺乏规则,“入奥”连受挫  武术申奥已经历了十几个年头,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国际武术联合会向国际奥委会申请将武术列为2008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受“奥运瘦身”计划等因素影响,武术“入奥”的申请未获批准,只被列为北京奥运会表演项目。  2013年5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初步筛选,确定了竞争2020年夏季奥运会最后一个正式比赛项目的候补名单,遗憾的是,武术没能进入这一份候补名单。  2015年6月,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东道主城市提议候补比赛项目选择大会”上,武术连同棒垒球、保龄球、空手道、轮滑、攀岩、壁球、冲浪等项目再次成为奥运会后补项目。尽管呼声很高,但是最终还是难逃被刷的厄运。  为何武术在奥运会上不受“待见”,庹继光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最主要的就是规则不够清晰,这是武术传播多年却没有突破的地方。中华武术项目太多,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则。虽然中国在武术传播上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传播的不到位,给人留下了模糊的概念。  其次就是普及深度不够。中国从1982年开始了武术的全球传播,经过35年的积累国际武术联合会已经有140多个会员国,但传播的覆盖面广泛但是深度不够。武术的普及大多还是停留在面上,国外的武术协会只有少数华人在练。光看数字上确实覆盖了很多国家,但是当地的参与并不够,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吸引不够。  摒弃玄幻,回归真实本我的武术文化  英国BBC网站上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6世纪以来,太极一直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部分,影视剧总是从历史的角度把这些传统武术大师描绘成冲突中的伟大英雄,而且他们拥有近乎超自然的力量。  2013年武术“入奥”失败之后,著名体育活动家、前国际排联主席魏纪中表示,与他接触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很多对中国武术的印象停留在武侠影视剧,将武侠影视剧中展示的武术混同于现实的武术,把中华武术想得玄乎其玄、神乎其神。而这样的武术的影视传播,直接损害了武术作为体育属性的交流和普及。  庹继光以柔道、跆拳道、空手道等这些已经进入奥运会的东方体育项目为例,在日韩国家的对外传播过程中都是以正常的搏击功能出现,我们要重视展示真实的武术,深挖武术的健身功能和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武侠剧在早期对武术走向世界,提升武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武术的认识,所以目前应该有意识地将武术传播与武侠传播区隔开。今后的武术全球传播,应当坚持文化体育并重,文化优先的策略,要帮助武术告别玄幻、回归真实。”庹继光语重心长地说。
    2018-08-14 16:02:57武术
  • 北京市武协主席杜德平:传统武术的传承也要讲究创新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冯雪):2019年杜德平当选了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新一任会长,他从1983年开始学练太极拳,2007年遇到了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马虹,于是拜入其门下开始学习陈氏太极拳,并成为了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此外,杜德平还研学《太极拳论》、《道德经》、《易经》和《黄帝内经》等中华传统经典,至今仍然坚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保持每天3个小时的太极拳操练,十几年来从未间断过。  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杜德平 张津铭摄  杜德平介绍说,“中国武术的文化核心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完全吻合的。以太极拳为例,《易经》中首创太极,这奠定了中国武术的理论体系。后来延续到两晋的道家养生经典《黄庭经》,就更加丰富了它的哲学思想和医学体系等理念。到了明朝戚继光的《拳经捷要篇》,就把太极套路与器械都融入其中。”在不断地研习中,杜德平愈发认识到,“中国武术一直在发展中不断创新。”  对于杜德平来说,推广传统武术和文化一直都是非常迫切的工作,“所谓传与承,是两方面的事情。传的应该是传统武术原汁原味的精华,而能否让后辈们乐于接受,并承袭下去,更是需要创新的方式方法,要讲究与时俱进。”  说到“传统”与“创新”,杜德平想到了和马虹师父之间的一件趣事。十几年前,互联网并未像今天这样普及,马虹师父是一位传统且严厉的老师,他要求徒弟们在上课时,都要拿纸和笔认真做笔记。当时在课上,杜德平用笔记本电脑记录了马虹师父讲述的要点,结果被马师父看到后,误以为他在开小差,在课上严厉地批评了他。事后,马虹师父才知道原来他是在做笔记。这件事也让杜德平意识到“传承”最重要的并不是形式,“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无论是笔记本、还是电脑、手机、录音笔等等,只要能够记录和传承,只要当代的年轻人愿意接受,就是好的形式。”  杜德平演示武术动作 张津铭摄  在多年推广传统武术的过程中,杜德平发现很多人对于“中国武术”还处于浅层的认知,很多人会问他“中国武术到底能不能打?”“到底是中国武术厉害还是西方格斗术厉害?”等等类似的问题。在杜德平看来,中国传统武术的功能不仅仅在于“能打”,“传统武术至少有四个功能,技击功能、表演功能、养生功能和哲学功能。和平年代中,中国传统武术最基本的技击功能,也就是所谓的拳脚功夫,搏杀技能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在全面健身的热潮中,养生功能对于大众来说才是尤为重要的。”  此外,杜德平认为中国传统武术还有着很重要的“哲学功能”,也就是武术所承载的文化性。“说中国武术有形,是在于它的一招一式;说它无形,是在这一招一式中无不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 在杜德平看来,中国传统武术强调爱、和平与共享,“习武的至高境界就是博爱,它不仅强身健体,还要修身养性。学习中国武术,例如太极拳,不仅仅是在健身,更是健心、健脑,这也是大众健身所追求的。”  近两年,杜德平带领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武术的推广,“我们制定了关于中国传统武术发展和推广的相关规划,包括针对青少年、大众健身等各方面的相关规范。”杜德平从工作中了解到,现在的青年人以及外国友人对传统武术的热情越来越高,“很多外国人都在练习太极拳,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传统文化复兴很重要的体现。”
    2020-06-05 11:19:24武术
  • 武术入奥接连受挫 武侠剧是其走向世界的羁绊吗
      武术推广任重道远  很多对中国武术的印象停留在武侠影视剧,把中华武术想得玄乎其玄、神乎其神。而这样的武术的影视传播,直接损害了武术作为体育属性的交流和普及。  新华网体育成都7月18日电(陈艳妮)今年1月,中办和国办联合发文将武术纳入“文化走出去”的体系。但近年来,武术在推广传播上却屡遭碰壁,“入奥”受挫、“徐雷约战”……武术到底如何真正“走出去”?7月14日,在第四届(成都)国际体育传播高端论坛上,四川师范大学庹继光教授就武术的精准传播接受了新华网体育的采访。  武术缺乏规则,“入奥”连受挫  武术申奥已经历了十几个年头,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国际武术联合会向国际奥委会申请将武术列为2008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但受“奥运瘦身”计划等因素影响,武术“入奥”的申请未获批准,只被列为北京奥运会表演项目。  2013年5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初步筛选,确定了竞争2020年夏季奥运会最后一个正式比赛项目的候补名单,遗憾的是,武术没能进入这一份候补名单。  2015年6月,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东道主城市提议候补比赛项目选择大会”上,武术连同棒垒球、保龄球、空手道、轮滑、攀岩、壁球、冲浪等项目再次成为奥运会后补项目。尽管呼声很高,但是最终还是难逃被刷的厄运。  为何武术在奥运会上不受“待见”,庹继光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最主要的就是规则不够清晰,这是武术传播多年却没有突破的地方。中华武术项目太多,没有一个清晰的规则。虽然中国在武术传播上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传播的不到位,给人留下了模糊的概念。  其次就是普及深度不够。中国从1982年开始了武术的全球传播,经过35年的积累国际武术联合会已经有140多个会员国,但传播的覆盖面广泛但是深度不够。武术的普及大多还是停留在面上,国外的武术协会只有少数华人在练。光看数字上确实覆盖了很多国家,但是当地的参与并不够,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吸引不够。  摒弃玄幻,回归真实本我的武术文化  英国BBC网站上一篇文章这样写道:16世纪以来,太极一直是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一部分,影视剧总是从历史的角度把这些传统武术大师描绘成冲突中的伟大英雄,而且他们拥有近乎超自然的力量。  2013年武术“入奥”失败之后,著名体育活动家、前国际排联主席魏纪中表示,与他接触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很多对中国武术的印象停留在武侠影视剧,将武侠影视剧中展示的武术混同于现实的武术,把中华武术想得玄乎其玄、神乎其神。而这样的武术的影视传播,直接损害了武术作为体育属性的交流和普及。  庹继光以柔道、跆拳道、空手道等这些已经进入奥运会的东方体育项目为例,在日韩国家的对外传播过程中都是以正常的搏击功能出现,我们要重视展示真实的武术,深挖武术的健身功能和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武侠剧在早期对武术走向世界,提升武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人们对武术的认识,所以目前应该有意识地将武术传播与武侠传播区隔开。今后的武术全球传播,应当坚持文化体育并重,文化优先的策略,要帮助武术告别玄幻、回归真实。”庹继光语重心长地说。
    2018-08-14 16:02:57武术
武术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