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体育>>体育>>正文

邓书弟折射出男团窘境 体操复兴之路任重道远

2016-08-09 08:20:51|来源:腾讯体育|编辑:位中阁

  腾讯体育8月9日 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继续第三个比赛日的较量。在刚刚结束的竞技体操男子团体决赛决赛中,日本队以总分274.094继04年雅典之后,时隔12年再度问鼎。中国队因为多个项目都出现失误,以271.122分收获铜牌。

  而细细回想自00年悉尼奥运之后的15次中日交锋,日本队从刚实施“难度不封顶”被中国紧紧逼迫,再到08年之后开始有了反击之力,直到去年格拉斯哥世锦赛上的终于堂堂正正的翻盘。注意这几个时间节点,仔细探究就能得知,出现今天的结果并不奇怪。

  而要问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日本终于能从蛰伏到翻盘,或者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从对金牌信手拈来到捉襟见肘,那么最根本的论证就是全能人才之于团体的重要性!

  首先,难度不封顶是从06年开始正式实施,而日本在08年之后面对中国不再畏惧,归根结底在于全能顶级人才杨威。甚至可以说,即便当时日本面对中国难有还击之力,可因为有富田洋之的存在,日本面对诸如德国、俄罗斯和美国等队伍都十拿九稳。

  杨威在传统的633决赛中,共计要出场18次,他一个人能出战所有6项,这就给了另外5位队友平均每人只要出场2.4次,也就是说其余队友可以将精力放到某2-3个项目上,每个人的项目压力大减。时任中国体操队队长的黄旭,一个人却具备鞍马、吊环和双杠这三项犹在杨威之上的兼项能力。其中的鞍马项目公认最难出兼项选手,这样算下来,他和杨威就能包揽团体决赛中的一半任务量,另外四位队友则只要完成9套动作即可—只要还有选手能出战3项,那么另外三位则只要出战2个项目即可。这对在08年伤愈复出的李小鹏来说简直不是问题,因此当时中国体操“钻石一代”才能在北京奥运会上,带着邹凯、肖钦和陈一冰三位单项高手迎战,成就奥运史上的美名。

  但在08年之后,三驾马车淡出,而日本队却迎来了各方面能力远胜富田洋之的内村航平,他是在各方面能力媲美杨威的顶级全能高手。这样一进一出,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形势瞬间发生了微妙变化:由于杨威长期统治国内全能,使得很长时间中国队的人材培养模式都是按照“兼项选手”来整合,全能人才培养出现断层。加之奥运赛制改成533,进一步突出了全能选手的重要性。虽然在伦敦周期的几次与日本的正面交锋中都取得胜利,但已经可以看成中国队开始越发吃力。

  而到了本周期,北京奥运会留下的“遗产”已被全部消费,中国队的全新一批队员中,冒出了邓书弟和林超攀两位全能型选手,无论是在14年的南宁还是15年的格拉斯哥,中国在团体项目上都已经越发难以维继。

  具体原因,是在于两人是且只是全能型选手,但就其全能绝对实力来说,与杨威和内村航平完全不能相提并论:邓书弟的全能实力要比林超攀更高一些,但他存在鞍马和单杠这两个明显弱项,可却是这两个项目上团体必上人选,无形中会造成项目无法达到北京奥运周期的最佳优化配置;林超攀的吊环属于瘸腿,两人的弱项组合起来,虽然有尤浩这位类似黄旭的鞍吊双兼项高手弥补,但他们三人之后,中国队又要派出刘洋这位只比吊环的纯单项选手来参加533赛制,这样留给老将张成龙的压力陡然增加。甚至可以说,目前的中国男子体操队,实力强大毋容置疑,但却又如此脆弱,只要某个人选和项目配置上稍有不利,就会全盘皆输!

  而这一切的根本,就是在于队伍中缺乏能够与内村航平正面对抗的顶尖全能高手。而相比中国队,日本队则早早在全能人才的遴选上占据世界前列:在日本国内的体操选拔赛中,只有全能一个项目,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日本体操选手都要尽可能多的参加全能比赛,这就造成其全能有足够厚度。甚至在本次奥运会中,除开内村航平之外,加藤凌平和田中佑典都曾在世锦赛上获得过全能奖牌,而且还是当打之年。这在包括中国乃至其他国家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而正是因为有足够的全能厚度,日本队才会在533赛制下,将白井健三这样的非传统但单项实力绝对拔尖的人选加入到团体阵容,甚至可以说,如今的日本男队人员配置,与08年“钻石一代”可谓异曲同工。

  而之于中国队来说,从刚刚结束的团体比赛来看,无论邓书弟还是林超攀都有明显的失误,在本身有缺陷的情况下还缺乏稳定性,则是雪上加霜。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将原本的培养模式调整细化,加重全能人才的遴选和升级,别无它法。

  (唐雪见)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