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炮的春天实为困局 土豪砸钱是为青训还债?

2017-03-01 12:46:32|来源:腾讯体育|编辑:张津铭

  去年联赛结束后,中超土豪们立刻就切换到“买买买”的模式。如果说奥斯卡、特维斯、维特塞尔以及帕托的加盟让欧洲足坛见识了中超的财力的话,那么张呈栋、尹鸿博等本土球员身价前仆后继的破亿,则让人们见识到中超的疯狂。比起英超“户口本”的昂贵,中超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这背后则是多年来,中国足球忽视青训所欠下的债,如今只能用大笔的金钱来偿还。

  

  本土球员迎来转会的春天

  本土球员的春天来了

  从去年开始,中超资本就已经搅动欧洲转会市场,最现实的困难是人家愿意不愿意来,而不是中超是否出得起钱,行业内曾传出这样的笑话——“没有什么人是中超买不到的,如果有,就再多掏点儿”。为了让世界知名球星来到中超踢球,中超俱乐部必须得掏出两倍甚至三倍的价钱。如果你觉得这是冤枉钱的话,那么当你看看本土球员的溢价率之后就会发现,欧洲球会居然都还算是“良心企业”。

  全球冬窗转会榜TOP10中,从国安转会到华夏的张呈栋位居第九,2044万欧元的转会身价,与47.5万欧元的身价估值相比,溢价率高达4203%。杨善平、尹鸿博、赵明剑、王永珀等转会红人的溢价率尽管没有张呈栋高,但也是非常惊人。从目前公布的本土球员转会费上来看,溢价率二三十倍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在上述这些球员中,几乎所有人都曾是俱乐部口中的“非卖品”,而在这个本土球员稀缺的年代,土豪俱乐部为了得到他们是不在乎成本的。在漫天挥舞的支票面前,球员和俱乐部都难以抵抗这种诱惑力,昔日的“非卖品”都已经变现成为俱乐部的财政收入。

  而足协的U23新政又让各家俱乐部瞄准在欧洲留学的青年球员,早些年“组团”前往葡萄牙西班牙留洋的青少年球员,如今在U23红利下纷纷归国效力,像唐诗、韦世豪等颇具实力的适龄球员更是得到了出场的许诺以及不菲的报酬。

  

  大批留洋球员回流中超

  有钱有政策但缺人才

  在人才凋零的中国足坛,再想复制恒大当年购买郜林、郑智、冯潇霆等一干主力国脚的一幕已经是难上加难。现实是,中超冬窗转会的球员当中基本上没有国脚主力,他们都只是国足替补甚至是边缘国脚。主力国脚基本都是在恒大、苏宁以及上港这些球队队中。中国足坛最顶端的足球人才其实是没有流动的,流动的只是中游或者中上游水平的球员。在中超范围内,处于25到28岁之间当打球员本身就很少,这就造成了物以稀为贵的现象。为了得到这些球员,俱乐部就必须先做好钱包出血的准备。

  幸运的是这些俱乐部真的不差钱,华夏幸福、上海双雄以及升班马天津权健个个都是花钱不眨眼的主。既然买不到中国足坛的顶级本土球员,这些俱乐部只能“囤积”中游水平以及有潜力的球员,短时内无法动摇恒大的霸主地位,但最起码也有了等着恒大慢慢变老的资格。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大肆烧钱的广州恒大和江苏苏宁这个冬天却是异常的安静,这也得益于前期的投入,能够让他们维系一阵子。

  而中国足协的一纸新政更是让各家俱乐部的军备移师到U23战场。在中国足协颁发文件之前,中超年终最佳新人的评选的候选人都是少得可怜,而新政颁发后,高准翼、李晓明等年轻球员立刻成了各家俱乐部争夺的对象。但国内适龄球员具备出场实力的球员却是少得可怜,各家俱乐部只能把目标瞄向那些在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留学镀金打怪升级的年轻球员们,与其在欧洲进行一些介于职业半职业、主力半主力之间的比赛,还不如回到国内中超赛场接受实战的磨炼,年轻球员有机会比赛,俱乐部符合足协要求,一举两得。

  狠抓青训是唯一出路

  我们从今年本土球员转会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本土球员的流动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全都是志在夺冠或者争取亚冠资格的球队,这势必会造成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中超16支球队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今年中超预计将会有六、七支球队会为冠军和亚冠资格厮杀,而其余的九到十支俱乐部则要为保级所战斗。

  与此同时,在本土球员畅销的大背景下,除了那些对中超冠军以及亚冠资格有想法的球队,其他球队也将会在保住中超资格的前提下,做一做本土球员买卖这方面的生意,利用这个机会建立起一个俱乐部的模式。毕竟,冠军并非足球职业联赛的唯一目标,生存以及盈利也是目标。诸如辽足、河南建业这两支球队,在这次冬窗转会中都大赚特赚了一笔,转会收入基本能够解决了球队新赛季的运营费用,这对于中下游球队来说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比起辽足、建业这样的“大众超市”,鲁能在这个转会冬窗简直就是“精品超市”。王永珀、赵明剑、杨旭等精品球员均离开鲁能,鲁能卖人的底气来自早前足校球员已经成长起来,这几名球员的转会费就足以收回鲁能足校的成本了。鲁能这个案例在将来也许会被各家中超豪门效仿,真正投入到青训当中,你投入有多大,产出就有多大。

  由于此前中国足球在青训上欠下太多的债,如今本土球员价格虚高、供不应求的现象还会持续几年。但从足协多次释放的信号来看,中超俱乐部控制财务支出也是迟早的事情,与其挥舞支票甘愿被宰,不如真正地抓青训。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