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止渴?辽足"卖血"15年赚2亿
可怜朱门酒肉臭,不见路有冻死骨!
城头变幻大王旗,当无数的资本接踵而至,中国足球一派欣欣向荣时,辽足却只能在夹缝中苟延残喘。
曾几何时,辽宁足球也是中国足球的旗帜!专业足球时代,辽宁队曾缔造了中国足坛史无前例的“十连冠”。
1990年4月29日,辽宁队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6万人的倾情呐喊中战平日本尼桑队,凭借3-2的总比分高高捧起了第九届亚俱杯,登顶亚洲。之后的20年内,无人能比肩这样的荣誉,直到2013年恒大才追上了辽宁的脚步。
1999年,从甲B升入甲A的辽小虎风光无限,在“教父”张引的带领下一路狂飙,国安的阻击加上足协的黑手扼杀了中国的凯泽斯劳滕神话。
抛开两个中甲冠军,1999年的超霸杯冠军,成为辽足近20年来最后一个还算有点分量的荣誉。
职业足球时代,辽足步履蹒跚,很难再重塑前人的辉煌。蓦然回首,1999年辽足的爆发更像是一场“卖家秀”,很好的把手里的人才展现给了那时虎视眈眈的中国足坛买家们。
曲圣卿,身体素质出众,速度快,1999年打进17球,拿下金靴。2001年初,曲圣卿以当时的天价550万元转会至上海申花。
同样在2001年,实力战将肖战波因为与辽足待遇问题未谈妥,转会至青岛,转会费不详,后来入选中国国家队。
2003年,“玉面杀手”张玉宁,以1000万的天价转会到上海申花,但他并不是当年的标王,同年吴承瑛以1300万元的价格从申花转会中远,创造了当时中国足坛的转会费纪录。至此,中国足坛最闻风丧胆的“金圣玉”组合彻底分崩离析。
李金羽的离开也没有等太久。2004年中超元年,李金羽带着甲A最佳射手的光环转投山东鲁能。由于国内足坛不景气以及足协在转会费方面的打压,490万人民币的转会费的他成为当年的标王。试想一下李金羽这样的前锋放到现在,他的身价会是多少?来到鲁能之后,李金羽迎来生涯巅峰,再拿两次金靴,并创造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进球纪录。
2006年,辽足以500万元的价格把当时有“黄金右脚”之称的王亮卖到了鲁能,辽足卖掉了中超时代的第二位标王。
同样在2006年,因为与俱乐部的纠葛,已经踢出名堂的徐亮被以300万的价格卖给广药。
2007年,辽足将后卫张永海以400万元的价格卖给国安,他也成为中超时代身价最低的标王。
2009年,脚法细腻的王新欣以400万元的价格被卖到天津泰达。
再加上李铁的留洋,至此,当年辽小虎一代已基本都被卖光!
那些年的辽足起起伏伏,曾跌入中甲,也曾杀入中超前3。成绩不稳,但“卖血”却是永恒!
2012年,辽足以300万的价格将中场悍将秦升卖给恒大。2015年秦升又回到辽足效力,如今他正随申花冬训,基本确定将加盟申花。
2013年,辽足以3500万元的价格将于汉超卖到大连阿尔滨,他也成为当年的中国足坛标王。
同样是在2013年,辽足以2000万元的价格将杨旭卖到鲁能,作为后起之秀的辽宁双子星再次成为辽足补血的筹码。
故事未完,待续......
2016年1月,辽足把刚刚踢出名堂的丁海峰卖到河北华夏幸福。据了解,转会费高达5000万元。
同样是2016年1月,辽足宣布队长张鹭加盟中甲球队天津权健,据了解,转会费高达7000万元。
从2001年算,截止目前的15年时间里,辽足共卖出了7位中国足坛的标王,除了曲圣卿、李金羽、王亮、张永海、于汉超、张鹭,还有甲A年代的黎兵(1995年64万元),再加上卖其他球员的收入,辽足光靠卖人就赚了超过2亿元。
除了卖人,辽足的赞助商也是换了一茬接一茬。从球队名字上就能看出来,1994年辽宁远东,1996辽宁航行,1997辽宁中顺 ,1998-2001辽宁抚顺特钢,2002辽宁波导,2003北京三元,2004-2006辽宁中誉,2007辽宁,2008辽宁西洋,2009至今辽宁宏运。
2005年,当时还不是“大忽悠”的赵本山曾短暂入主内忧外患的辽足,但他并没有能给球队带来耳目一新的变化,仅仅半年后,赵本山就以“中国足球太脏了”为由退出。
曲乐恒,曾经相当被看好的辽足未来之星,在超霸杯与鲁能比赛中上演帽子戏法,大放异彩,却因一场车祸毁了整个足球生涯。
肇俊哲,辽宁足球的旗帜,从1998年上调辽足一线队,身边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他却从未离开过,如今在队中兼任助教。
李铁,当年辽足的核心,2001年打满了所有26场共计2340分钟的比赛,创下中国足坛的纪录,并且荣膺中国足球先生,参加了世界杯,后来出国留洋,目前在河北华夏幸福担任主帅。
而他们,是留给辽足,最后也是最美的回忆!
2011年,辽足客场3-1击败泰达获得中超第3,获得了亚冠资格赛名额。但在12月初,辽足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声明宣布退出亚冠资格赛。因为按相关规则,如果资格赛被淘汰,将不得不去参加亚足联杯的比赛,该项赛事奖金较少,还会拖累打中超,如果不参加还会被处罚,考虑自身财政状况,辽足“迫不得已”退出亚冠联赛,“辽跑跑”响遍全国。
2013年,辽足和泰达大演“默契球”。在7月10日的足协杯第三轮比赛中,辽宁在主场5-0轻取尽遣替补的天津;而在7月14日进行的中超第17轮比赛中,辽宁使用全华班,客场1-3负于天津,“辽假假”响遍全国。
至于中超成绩,年年为保级而战,落魄的凤凰真不如土鸡。
没有昨日高高在上的辉煌,就不会有今日落魄的苦恼。当年风靡全国,“到哪都是我们主场”的辽足,如今也只剩下些许回忆了。
黎兵、姜峰、高峰、李铁、肇俊哲、李金羽、张玉宁、曲圣卿、肖战波、张永海、王新欣、王亮、徐亮、于汉超、杨旭、丁海峰、张鹭,下一个又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