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体育>>体育>>正文

中国体操缘何步履蹒跚 缺少"定海神针"是主因

2016-08-16 15:23:58|来源:新民晚报|编辑:位中阁

  里约奥运,对跑体操的中国记者来说,恐怕是最失落的一届——男团,无金;女团,无金;吊环,无金;平衡木,还是无金。所有的传统优势项目,全栽了。

  体操项目行将结束,中国男女队交上的是一份仅得2铜的成绩单,自1984年中国回归奥运以来很可能将首次面临“无金”局面。昔日的金牌之师、体操强国,如今显得无比尴尬。坠落力度如此之大,不禁要让人问一句:中国体操怎么会表现这么差?

  没了定海神针

  毫无疑问,这是中国体操最惨的一届奥运。不妨看看他们此前的辉煌:1984年洛杉矶,5金;2000年悉尼,3金;2008年北京,9金;2012年伦敦,3金。即便相对较差的2000年悉尼、2004年雅典,也至少有一块金牌入账。

  导致目前无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裁判对中国选手的打压,新科世锦赛冠军范忆琳竟然无缘高低杠决赛;比如国际体操联合会有意搞“平衡”,目前的11枚金牌被多达7个国家瓜分。还没站上赛场,就已困难重重。

  但应该清醒地看到,与其一直抱怨裁判打压,不如直面技不如人。目前的这支中国体操队,确实没有世界顶尖的一流高手。而最大的问题则在于,无论男队还是女队,都缺少一名全能型领军人物。

  很多人或许早已经预料到了这种局面,因为这是一支无比“幼稚”的中国体操队。所有参赛选手中,只有张成龙一人有过奥运会参赛经验,其他人全都是“新兵”。偏偏张成龙还不是全能型选手,他的强项只有单杠。至于女队,全部以“小花”担纲,更加不用说。

  体操项目本来就有极大的偶然性,这样的人员结构,使得中国队的年轻队员在场上遭遇逆风时,心态容易出现波动,从而影响技术动作的正常完成。众人合作的团体赛事尚且无法夺金,遑论个人出战、无人相助的单项赛事了。

  通俗点说,现在的中国体操队缺少的就是“压阵”的全能型大角色。看看对手,日本的内村航平、美国的拜尔斯、俄罗斯的穆斯塔芬娜,往那一站就让人觉得霸气侧漏。

  下届东京奥运会上,体操团体项目的赛制将再次做出巨大的改变,参赛人数将由现在的5名减少到4名,这给中国体操队带来的挑战无疑是更加巨大的。新赛制对于参加团体的运动员全面性要求更高,中国队如何应对?

  偏科怎能考好

  隐患其实早已埋下:从2009年伦敦世锦赛开始,中国选手一直远离国际体操比赛全能前三名。问题来了:中国体操的全能型人才为何如此匮乏?

  缺少,是因为不重视;不重视,是因为没好处。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在金牌战略的指引下,体操中心就制定了只要单项金牌、放弃全能和团体的思路,一度成为中国体操队发展的主导战略,因为培养单项冠军相比要容易得多。各个地方队也纷纷效仿,而这也被一些专家视为“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

  要出全能型人才难,这谁都知道。练全能,精力花得多、练得苦,到头来还很可能吃力不讨好。体操项目一共14块金牌,除了男女团体、男女个人全能,还有10个单项。在全运会上,单项能抢一块是一块,练全能干什么去?这样的功利思想,导致单项选手像韭菜一样冒出一茬又一茬,更新换代的速度很快,但全能型人才却变成了“大熊猫”,几乎十年二十年难一遇。

  可体操毕竟是一个综合性基础项目。能让篮球运动员只练投篮吗?能让足球运动员只练射门吗?能让乒乓球选手只练发球吗?这些当然都行不通。那体操怎么就行?一名在现场观看比赛的体操界名宿便指出:“奥运会就像是大考,一个个都严重偏科,能考得好吗?”

  从目前的中国体操队来看,男队的张成龙即将退役,而女队也没有特别顶尖的冒出。可以预见的是,败走里约之后,中国体操队的复兴依然前路漫漫。此时此刻,真是让人无比想念杨威、邹凯。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