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凋零的花……”
站上奥运会的殿堂,是所有运动员年少时的梦。从事竞技体育,运动生涯的黄金期并不长,能够4次代表国家征战奥运赛场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东京赛场,像巩立姣、庞伟、董栋、吴静钰等这些年过三十、四战奥运的老将依然怀揣梦想,坚持为国出征,他们也在奋力追梦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超越。
练习铅球21年,巩立姣不断给自己设定梦想,“我的梦想首先是拿到省冠军,然后是全国冠军,最后是奥运冠军,实现一个就换一个。”省冠军和全国冠军巩立姣早早拿下,奥运冠军却迟迟没有到来。
2008年在北京,初出茅庐的巩立姣拿到第五名,不过亚军和季军被取消成绩,她递补收获铜牌;2012年伦敦奥运会,巩立姣拿到第四名,前两名出现问题,她又一次递补收获银牌;里约奥运会,向冠军发起冲击的巩立姣发挥不佳,再次取得第四名。虽然手握银牌和铜牌,但实际上巩立姣从未站上过奥运会领奖台。
东京奥运会,巩立姣不想再留遗憾,她不仅要站上领奖台,而且要站上最高领奖台。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作为一名32岁的老将,巩立姣坦言这一年实在太过煎熬,因为长时间无法前往国外参赛,巩立姣只能在国内赛场“自己和自己比”。
就在奥运会开赛前不久,巩立姣在全国比赛中连续投出本赛季世界最好成绩,这让她信心大增。来到东京后,巩立姣兴奋得睡不着觉,一直想着比赛中的技术动作。
8月1日的女子铅球决赛,面对老对手新西兰名将亚当斯及美国选手桑德斯的步步紧逼,巩立姣顶住压力,第一投19.95米奠定优势,第三投19.98米继续提升,第五投20.53米刷新赛季和个人两项最佳,第六投20.58米再次刷新最佳……最终她以20.58米、领先第二名0.79米的绝对优势,拿下中国奥运历史上首枚田赛项目金牌。
“为了这一刻我等待了太久,我做到了!”巩立姣说这一刻她幻想过无数次,但当梦想成为现实时,她仍然几度落下热泪。“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巩立姣无时无刻不用这句话激励着自己,这枚金牌看似轻松,但背后凝结了21年的汗水和付出,“值得了,所有的坚持都值得了。”巩立姣哽咽着说道。
“一路走过来,自己最大的感触,就是能够坚持13年,为了梦想,为了证明自己作为运动员的价值。”东京奥运会上收获一金一铜,让老将庞伟对坚持和拼搏有了更深的感触。
东京朝霞射击场,见证了35岁的庞伟第四次征战奥运会。男子10米气手枪比赛,他收获一枚铜牌,时隔两天后他又在混团比赛中和搭档姜冉馨联手摘金。
2016年里约奥运之后,庞伟就处于半退役状态,直到2019年初的冬训才重新恢复训练。他说,是心中的奥运梦想一直激励自己。在国家队的4站选拔赛中,庞伟宝刀不老,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个人和混团两个参赛资格。
作为队中年龄最大的队员,也是唯一的奥运冠军,面对自己的第四届奥运会,庞伟说其实还是很紧张,“这和经验没有太多关系,当欲望比较强烈的时候,会对自己的内心冲击比较大,经验只能是自己克服紧张的方法。”
个人赛上拿到铜牌,庞伟认为自己打得并不好,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我也在总结和反思,其实射击已经给了我太多荣誉,要让自己的心态更平和,向正确的方向去努力。”
果然,换了一种心境去打混团比赛,庞伟搭档姜冉馨收获了更多,他也继2008年之后再次站上了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这是射击混团项目首次出现在奥运会上,庞伟和姜冉馨这枚金牌注定会被写进历史。拿到金牌后庞伟也一直在被追问东京是不是自己最后一次站上奥运赛场,“梦想实现了,先让我嘚瑟几天吧。”他的回答里透着一贯的幽默。
同样是第四次征战奥运会,蹦床老将董栋给自己的关键词是“圆满”。之所以说“圆满”,董栋说自己通过四届奥运会收获了成长、收获了成熟,从一个男孩真正成为男人。
“2008年的时候,我天天想的就是冠军,结果是季军,很受打击,但也慢慢明白了一个道理,与其过分看重结果,不如做好过程,过程做好了,结果是水到渠成的。2012年,我果然拿了奥运会冠军。那之后我也曾想过退役,但再拼一把的信念支撑着我走到了里约,一枚银牌让我决定再战一次。”回顾奥运生涯,董栋如是说。
这届奥运会有多难,相信所有人都知道,作为年过30岁、满身伤病的老将,东京周期董栋不但要继续强化技术细节,还要和年龄、伤病作斗争。
虽然付出了超出常人的艰苦努力,但决赛时面对比自己年轻了足足12岁的白俄罗斯对手,董栋在腾空高度上的不足仍显露了出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伤病,身体技能必然下降,赛场上想要兼顾难度、技术、位移、高度,很难再像年轻人一样做到面面俱到。”董栋说。
无论如何,四次奥运征战,收获一金两银一铜,足以让董栋被写入中国蹦床乃至中国体育发展历史。董栋说,比到现在,才真正明白蹦床的意义、比赛的意义,但真正“明白”的时候,往往也是告别的时候。挂着东京奥运会的银牌,董栋说:“3年后的巴黎,我应该不会再战了。”
当34岁的吴静钰站上东京奥运赛场时,她已经成为一个传奇——她是历史上首位4次参加奥运会跆拳道比赛的女性运动员,她对梦想的执着坚守让人动容。
2008年北京奥运会,21岁的吴静钰赢得首枚奥运金牌时的感觉是无比自豪;2012年伦敦奥运会,25岁的吴静钰成功卫冕,这次的感觉是意犹未尽;2016年里约奥运会,29岁的吴静钰爆冷无缘半决赛,三连冠梦碎的她泪洒赛场。
2017年夏天女儿出生后,吴静钰却在2018年春节之后选择复出,不服输的她想要继续挑战自我,也想给女儿树立一个勇于奋斗的榜样。“退役生孩子只是一个缓冲,我的内心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吴静钰说。
生完孩子的吴静钰体重增加30多斤,减重的过程十分痛苦,但更重要的是,她的奥运积分少、排名低。为了能够参加东京奥运会,吴静钰与时间赛跑,在2019年的10个月里转战德国、英国、日本、保加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马不停蹄地参加了10多场国际比赛,终于在当年12月7日莫斯科举行的大奖赛总决赛上惊险拿到东京奥运会资格。赛后她激动地冲向场边拥抱主教练管健民,喜极而泣。
东京奥运会,吴静钰仍然没能站上领奖台,她在49公斤级1/4决赛里不敌只有她一半年龄的西班牙小将,复活赛中又负于老对手塞尔维亚名将博格丹诺维奇。这一次吴静钰没有像5年前在里约时那样失落,4次站上奥运会的她已经无怨无悔,“如果现在就退役的话,自己会特别平静,也特别满足。”
老将出征,逐梦的心不输18岁少年。他们的身上依然镌刻着奥林匹克的印记,流淌着奥运精神的血液。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对梦想的坚持与执着,对后来者的激励与提携,对人生的演绎与升华。
本报特派记者 扈建华 林剑 苏畅 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