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击剑 > 正文
让孩子享受重回剑道的快乐——专访北京市击剑协会副秘书长王钰
2020-09-07 14:20:3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悦阳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王悦阳):随着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冷清了许久的击剑馆逐步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阔别剑道半年多的业余小剑客们,也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击剑赛事。

  8月22日-24日,2020年北京市击剑联赛第一站比赛,在弘赫国际体育中心火热开赛。疫情过后如何调动孩子们的击剑热情?如何满足孩子们渴望比赛的需求?如何做到防疫与比赛齐抓共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本次比赛的主办方代表——北京市击剑运动协会副秘书长,同时也是前中国击剑队女子花剑主教练,现艾鲁特国际击剑俱乐部副总经理王钰。

  多措施并举 让孩子享受比赛乐趣

  据王钰介绍,本次北京市击剑联赛共有超1000人报名,除了北京市的业余剑客外,还吸引了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湖北、湖南等地的业余剑客慕名而来。为了满足防疫要求,赛事组织方完善了比赛的各个流程,除了测体温、出示健康宝、颁奖仪式在户外进行等措施外,本次比赛家长不允许进入比赛场馆内,但考虑到参赛运动员年龄较小,出于人性化管理,在8表到决赛的比赛中,允许每名孩子有一位家长进场陪同。

  虽然报名人数有1000多人,但根据赛事安排,每个组别的比赛都是从小组赛一直打到决赛,中间不会出现选手在场馆内等待下轮比赛的情况,大大减少了单位时间内场馆内的人员数量。

2020年北京市击剑联赛第一站 组委会供图

  为了满足业余剑客们多打比赛的需求,本次比赛推出了跨组别参赛、跨俱乐部组队以及男女同场竞技等比赛方案,其中跨组别参赛最受剑客们和家长们的欢迎。

  跨组别参赛通俗点说就是允许“小打大”,低年龄组别的孩子可以报高年龄组别的比赛,“我们这次安排的跨组别参赛,有的U14组别的孩子跨了三个组别,U14、U16和U17+,这样他就能参加三组比赛,这种安排就是为了让孩子能多打比赛。”跨组别的设置也是对赛事主办方的一种考验,王钰表示在赛程安排时,要根据报名情况整体考量,把组别安排错开,让孩子能安心地参加比赛。

  同时,根据U16和U17+组别参赛人数较少的特殊情况,组委会安排了男女剑客同场竞技的赛制。这个赛制乍一听有些“不公平”,但王钰说,“有些剑种的比赛男孩不一定能打得过女孩”。

  有了这些赛制上的保障,参赛的孩子们能尽情享受比赛的乐趣,这些阔别剑道半年多的小剑客们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水平,“从我多年来从事击剑教学工作的经验来看,平时训练练的是意志品质,比赛中比的是心理素质,这些孩子在训练中付出了很多,需要通过比赛来检验训练成果,如果来参加比赛打完小组赛或者单败一轮就淘汰了,对他们来说也很遗憾,所以我们推出这些赛制,让孩子们能多打比赛,以赛代练。”

  全力以赴减少疫情对训练影响

  在谈到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停训的那段日子,王钰表示她并不担心孩子们会因此荒废了击剑,不过她也感受到了来自家长的担忧:“从北京地区来说,家长对孩子练击剑的支持度是很高的,他们对击剑给孩子带来的成长也非常清楚,所以他们会担心上半年没有比赛,孩子会因此失去对击剑的兴奋度,怕孩子放弃。”

  为了消除家长们的忧虑,帮助孩子们在疫情期间坚持训练,王钰和她所在的艾鲁特国际击剑俱乐部也采取了多种措施减少疫情对训练的影响。

选手们在比赛中 组委会供图

  今年4、5月的时候,王钰和她的同事们开始尝试着在户外给孩子们上一对一的小课,“因为受户外场地的影响,担心孩子受伤,不会让他们去练跑跳的体能训练,主要是打磨他们的击剑技术。”

  令王钰欣慰的是,从这次比赛来看,孩子们的击剑状态并没有因为疫情原因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在比赛中展现出了更强的水平,尤其是U14和U16选手的比赛给王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王钰表示,看到孩子们比赛水平没有下降,说明大家在疫情期间都坚持了训练,而且因为是今年的第一站比赛,各俱乐部之间也都“憋着一股劲”,所以孩子们在比赛中也会更加努力,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竞争。

  坚持击剑俱乐部培养模式

  作为从事击剑三十余年的击剑人,王钰既当过国家女子花剑队、广东女子花剑队主教练,又在业余击剑俱乐部领域耕耘多年,对击剑运动整体的发展和培训都有着自己的观察。

  王钰表示,虽然目前业余击剑培训发展地如火如荼,但业余剑客和专业的运动员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训练量上,专业运动员可以保证每天高强度训练,而业余的孩子一周最多四五次训练。还有就是业余的孩子比赛打得太少,而且比赛的水平和强度也不如专业队。”

  虽然如此,王钰依旧对业余击剑运动员培养充满了信心,她表示业余的孩子接触击剑年龄更小,有的孩子4、5岁就开始练,而且在小学阶段基本上都能保证训练的时间,能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小剑客重回剑道 组委会供图

  相比于专业队运动员,俱乐部的选手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面临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这也是很多孩子在练习几年击剑后,在15、16岁的时候就逐步放弃击剑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王钰也在不断摸索新的训练模式,帮助这些孩子坚持击剑,“我想通过教练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保证这些15、16岁的孩子一周最少有两次训练的时间。而我们教练要做的是在这仅有的训练时间内,如何更好地保障训练质量,让这些孩子在短而精的训练中得到提高。”

  当被问到俱乐部的培养模式是否能培养出参加奥运会的击剑选手时,王钰表示无论是专业队还是俱乐部都需要量的累积才能出更好的成绩。“因为每个剑种能参加奥运会的只有四名选手,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淘汰率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当我们俱乐部选手的基数足够大之后,也有可能会出现奥运会选手。”

  击剑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王钰认为,不能因为俱乐部的业余剑客练几年之后有可能会放弃,就不去努力培养人才,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要让业余俱乐部的选手和专业队的选手一直有所竞争、相互提高,促进中国击剑的整体水平进一步地提升。

标签:击剑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